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丨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坚定支持中国式现代化——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2025-11-05 19:30
2025-11-05 19:31
来源:新华网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权威访谈丨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坚定支持中国式现代化——专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江中央金融办主持日常工作、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
2025 年 11 月 5 日晚上 7:30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标题: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中央金融办主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主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超级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协议。我们如何理解这一点的意义发展?加快财政强国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关键举措是什么?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中央金融局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深刻认识加快财政强国建设的重要性。问:会议提出“十五五”期间加快财政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的重要性呢?答:“十四五”以来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金融系统忠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n、推动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0月中央财政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4年1月,在部部级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开幕式上,全面系统阐释了建设金融强国的科学内涵、目标和挑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期间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出战略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为我国金融业发展作出的伟大部署。这对于指导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金融工作。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主要支撑。与此同时,金融实力的建设并不是凭空发生的。必须始终扎根,只有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金融能力建设是必然要求。顺利实现“十五五”重大战略任务,金融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例如,加速先进科学和技术的独立和自力更生。加快构建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的科技金融体系。坚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出台更有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措施,优化区域经济设计,推动区域合作发展,做强做大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区域全面振兴。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协调发展与安全的必然要求。 “十五五”期间,日本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复杂严峻。在新的征程上继续谱写“两个奇迹”的新篇章,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挑战。我们必须坚决应对,增强综合金融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层安全积极交往。深刻理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要求。问: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其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是什么?答: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确立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坚持”的重要原则。这是我们党不断深化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要把它贯穿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全过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最重要特征。那里“十四五”财政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来之不易,根本上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研究的领导和指导。 “十五五”期间,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业务的集中统一指导,确保金融业务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金融能力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高度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工作。要深刻认识增强金融实力的主要特点、必由之路、主要任务和基础支撑。发展金融实力需要加强六大核心金融要素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建立在与世界接轨的坚实经济基础上经济实力、科技能力和综合国力。它还必须具备一套重要的核心金融要素:强大的货币、强大的央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六大基本要素建设,推动从大金融向强金融的跨越。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这是一条历经重重困难走出的金融发展之路。它体现的是“八项承诺”,是打造金融实力的“路径”和“桥梁”。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请拓宽这条路。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科学稳定的金融监管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整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元化专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注重各体系之间的平衡和互联互通。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诚实守信、不超越利益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利本正义,不唯利是图,明智审慎,不急功近利,公平创新,不脱离实际,尊重法律法规,不乱作为,持续以浓厚的金融文化推动行业发展,维护金融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推进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推动高质量发展。问:“十五五”期间加快金融实力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关键举措有哪些?答:该计划建议签署新协议以加速财政权力的创建。金融体系要顺应全会动态,扎实推进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促进质量发展等问题。一、我们将持续改进中央银行系统。构建科学完善的货币政策体系和全面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调节和传导机制。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二是吃透金融“五个主要条款”。加强对高水平科技自主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支持,提高金融供给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保障。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加快完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金融体系,推动养老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三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努力提高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积极适应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和科技企业成长需要,推动高质量新生产力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投融资协调功能,构建培育促进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系统,强化上市公司进入到退出全链条监管,加快构建资本市场打假综合惩戒体系。四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聚焦核心业务,提升服务水平共同治理、合作发展,优势互补,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五是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高上海金融市场的价格影响力,支持上海金融领域不断扩大制度开放,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律保障,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作用。六是全面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全面强化制度监管、行为监管强化监管、职能监管、穿透监管、持续监管,依法监管覆盖金融活动全过程:加强从准入到退出的全链条监管。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配合,切实提高监管的预测性、可持续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建立严格限制,完善金融风险早期修正机制,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加强金融稳定基金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强化监管问责,落实责任。七是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推动金融法完善,充分发挥金融法的指导引领作用推动立法,协调其他重要金融法律法规的改革、废止和解释。我们将加强金融执法,对任何违法行为零容忍。
(编辑:胡峰)
2561133
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丨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坚定支持中国式现代化——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159021
当前的国家新闻
2025-11-0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adimin@chicktastic.com

相关文章

支持城市商业改善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我国装机容量最高的火电厂投产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范岩新作《谋略女王》付郭星河今日发布

“AI硬件在触及高点后不久就遭遇回调,延迟了...

读出全部

美国和以色列军方官员会面,哈马斯代表团访问土耳其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