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城市商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汇聚优质商贸资源、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娱乐需求的重要平台。也是优化消费环境、创造消费需求、改善消费体验的重要手段。商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公布了《城市企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实施与城市更新挂钩的城市企业质量提升行动,以NAC示范步行街(商业区)为引领,发展特色商业街区。提出构建设计合理、设施完善、内涵丰富的城市商业体系业态丰富,优质、安全、便捷,更好地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四分之一的便利生活区支撑。规划从完善网络设计、提升业务精细化、提升优质供给、强化运营保障、优化空间利用、完善发展规划、完善管理体系等7个方面确定了21大主题。步行街(商圈)是城市商业的摇篮和核心区。近年来,我国已确定19条国家示范步行街、20个国家示范智慧商圈。持续推进现有步行街设施(商圈)改造和商业业态提升,抓好步行街(商圈)发展“小方面”,扎实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工程”。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客流量总量将超过4000亿,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80万个,有力支撑各地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商务部循环发展局一级巡视员张翔表示,商务部要强化业务导向,择优录取,动态管理,稳妥有序,推动全国步行街(商圈)示范创建,在步行街(商圈)打造当地居民经常使用的“接待室”、外国游客必去的“登记处”,打造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设施。 “新窗口。”这城市商业体系是实施城市更新活动、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住建部建设能源科技司副司长张岩表示,下一步,我市计划组织开展城市微空间改造提升工作,精心培育公共空间新商业空间,打造城市公共空间新消费场景,推动城市环境质量和治理能力整体提升。街区的风格。等发展。当前,文化、旅游、商业融合不断推进,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场景。gh“文化/旅游+各产业”和“各产业+文化/旅游”。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局二级巡视员赵建军表示,引导旅游景区、演艺场所与城市商业设施合作,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各地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商业活动中,培育特色文化主题,开发潮流民族时尚产品,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商旅一体化产品。 ,打造创新、有吸引力、沉浸式的文化旅游体验空间。 《方案》提出优化城市商业设施供给。目前,在日本的城市土地和空间监测项目中,零售和商业用地的相关信息通过对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监测收集形成监测数据,为优化未来区域规划、规范商业用地提供数据支撑。此外,我们还在日本实施低效土地再开发试点项目。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亮介绍了具体措施,例如允许试点城市优化利用现有商业用地,明确允许按照新的规划用途自行更新和联合再开发,支持低效商业用地转换,促进混合开发和合理用地转换。 (经济日报记者 冯启宇)